找到相关内容698篇,用时17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佛教密宗华藏上师吴公润江弘法记

    ,妄念不起,泯识  归性,第七清净。  教人由「不住于相而修六度万行」之空观以起修,以无住为  本,立一切法,而离一切相,了悟真空,无法可得,无言可  说,譬如  22页  布施,不住于色而行布施,...,第二代毘卢遮那佛,又名大  日如来,第三代五方五金刚,第四代释迦牟尼佛,第  五代金刚手菩萨,第六代格乃布道尔极金刚,第七代  谢尔逊哈金刚。以上为印度祖师。第八代莲华生大士  (印度第八代祖师,...

    徐芹庭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201370805.html
  • 佛教心理论之发达观

    等之观念,经  过部派佛教之生机观,更进一层哲学的考察之结论也,即基  于第六的范围内与关系上所潜伏之原理而立,由第八次第  推测第七,其根本思想,实带部派时代生机观之色彩。  第二﹕阿赖耶识之性质...意识,而对于前五第七、第八有  同一之相应,即采用有部十大地法之机械的心所论也。关于  八之全体,甚难明了。盖由观察现实意识活动之根本,而  有之结论。即现  312页  实以上,至于无意识之...

    木村泰贤着; 善长译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201470806.html
  • 境相章

    (心心所见分) 势力故 变。此亦仗质,或不仗质, (第七使质,第六不定使质。) 而随见摄,说无实用。  318页 如是二类约八分。若第八相,如种子,从自前念种生,故有势用。如根器,从大种及造种生,...影境。 第六俱意及定中性境,独散及梦中独影境。) 五七唯一。 ( 五唯性境,第七唯带质境。) 枢要误解带质,有二合三合之 谈,不可从也。 (枢要三,第三叶至第四叶,有二合者,五 所缘自地五尘是初性境...

    熊十力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205170835.html
  • 佛教各宗对净土分类的看法

    令见净,此土就佛所变唯是无漏  ,若就有情所变,通有漏、无漏。  总之,法性土是之实性的真如法性本身的世界,自受  用土是相应于大圆镜智的无漏第八所变的世界。他受用是  相应于平等性智的无漏第七...兜率。  窥基大师所著之大乘法苑义林卷第七 (大正四五、三七  ○中) 说:佛之身土有法性身土、自受用身土、他受用身土  、变化身土四种差别。而法性等三土唯净无秽,变化身土通  净及秽。现略述四身土的...

    宏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540871071.html
  • 唯识学上转依义

    智是转有漏的八而得,故体相用,都与有漏八识相  似。如转第八赖耶所得的大圆镜智,能摄藏无漏种子,能现  自受用身土和余三智的智影,恰像一面光明大镜,故名大圆  镜智。转第七所得的平等性智,则与有漏第七识相翻其用  ,于内则证诸法的平等理性,于外则观诸法自他平等,无有  高下,而常与大慈大悲等恒共相应,随十地菩萨所乐所欲而  变现他受用身土,满他受用,故名平等性智。转第六所得  妙观察智,则善...

    慧海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50871201.html
  • 唯识与四缘十因之研究

    现行熏成种义。又瑜伽  师地论第五十一亦引此经作如是说。  2.等无间缘:此缘虽八现识通有,但有通三界九地与  不通三界九地之别。第八阿陀那第七转识之等无间缘,  皆通三界九地;因阿陀那死生三界,定相开导,此生彼灭  ,彼灭此生,一类相续,无间断故。第七转识随第八之生  处系缚,故亦通三界九地也。如成唯识论云:「第七转识三  界九地亦容互作等无间缘,随第八识生处系故」。第六之  等无间...

    雨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50971202.html
  • 蕴处界三概念之分析研究

    见于阿毘达磨俱舍论第一,大正29, p.4上。  113页  印度大乘佛教时期,瑜伽行派的唯识法相学,在六之上加  「第七」(末那)、(23)「第八」(阿赖耶识),(24)而中国  大乘佛学,...体性各别,(27)「」即「六」,从眼  到意识,「意」即第七「末那」,(28)「心」即第八,「阿  赖耶识」。(29)  原始佛教之「五蕴」说,「受」是感受作用,「想」是概念  ,表象作用,「...

    张瑞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83071290.html
  • 太虚大师唯识学思想探索

    解决独头意识与同时意识之关系;二、象质问题,解决同时六与第八变之关系;三、自共问题,解决自所变与他所变关系;四、自他问题,解决第八识见与第七识见关系;五、总别问题,解决八心王法与诸心所法之关系...论典多由第八第七、第六的次序予以展开,如《唯识三十颂》等。这种由深至浅,由难至易的次第,往往拒非上根利机者以门外。但太虚大师的唯识学诠释,则是根据人们认识规律,由浅至深,由易至难,从六到八,从...

    金易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9224473545.html
  • 玄妙镜(2)

    慢,血液流动也慢,气就处于稳定状态。而且,睡觉是很好的进入深层意识“第六第七”的好办法。有的人是梦中开悟的。有的人专修睡梦瑜伽。道家也有睡仙之说。西藏有睡觉活佛。这大概就是“六七因上转,五八果上...用意去想:“我与佛平等”,而是真实了悟,自己本来清净的体性,与诸佛众生的体性融为一体,平等不二,此体在佛不增,众生不减,不生不灭,光明遍照,能生万法。所以就根本讲,且却的见地和禅宗不二,不过且却有其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25074745.html
  • [上]送给初学佛的人

    」的体性去发挥,以 佛果位的时候,虽有「说法」,但「祂」还是「不说法」,然而从「应化」众生的缘起,这个意识和第七(意根)是有说的,然而「如来」之「祂」是「不说法」的,这个是「亲证」了「祂」的境界,...同在」,而不与您信奉服侍的神「同在」。 「祂」是可以实证的,「祂」是可以了知的,「祂」是可以用现在我们这个心去知道的。「祂」不是用我们这个心去想象的,「祂」不是我们的心的想象的境界,「祂」不是可以用意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80675355.html